English

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牛鼻子”

1998-05-1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陈建强 我有话说

天津市南开区迎水道100号曾是天津对外贸易学院的校址,而现在进出这个校门的师生胸前佩戴的是南开大学校徽。

变化是从3年前开始的。

天津对外贸易学院是外经贸部于1983年建立的一所培养外贸专业人才的学校,设有经济贸易、企业管理、外贸英语3个系共9个本、专科专业,至1994年时在校学生1500余名,教职工388人。

1994年4月,李岚清同志在天津视察工作时,提出将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并入南开大学的建议。此后经过有关方面长达6个月的调研、论证和筹备,10月14日,国家教委和外经贸部共同签署了《关于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并入南开大学议定书》,并于同年12月30日举行了正式并入交接仪式。

“并入”既然是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利益的调整和机制的转换,这一点也并非所有的人能一下子理解和接受的。因此,并校之初,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人心浮动,议论颇多。

议论归结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关心并入后原天津对外贸易学院的办学模式,二是关心并入后的利益调整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学校提出了“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前提,以专业调整、学科融合为关键,既积极主动,又审慎稳妥,分步推进”的指导原则,确保“并入”工作取得实效。

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教授在介绍他们的具体做法时,概括为“三步走”,而关键则是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牛鼻子”。第一步,南开大学从全校整体发展着眼,以“并入”为契机,重点加强世界经济学科的建设,将经济学院所属的国际经济系、管理学系和国际经济研究所分离出来,与原天津对外贸易学院的经济贸易系、企业管理系、外贸外语系组成新的国际商学院,设立国际经济贸易系、国际企业管理系、外贸外语系和国际经济研究所,院址设在原天津对外贸易学院。这一做法的好处在于:该院的教师、干部工作未被打乱,福利待遇保持不变,适应当时教师、干部的思想实际,既保证了“并入”的平稳顺利,也初步实现了学科、专业调整和组织融合。

在经过一年半的运转后,1996年7月,国际商学院整建制迁入南开大学本部,将迎水道100号建为南开大学一个校区,以全校文科一年级新生为主,作为新生教学点和供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使用。这一步骤不仅进一步促进了国际商学院内部的融合,原天津对外贸易学院的干部、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实行合理流动,从而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并入”。这是“并入”的第二步。

经过这“两步走”,“并入”之举在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方面的成果凸显出来。首先在学科建设上,两校达到了优势互补。如国际经济贸易系新增了贸易经济本科专业,国际企业管理系新增了市场营销专业,外贸外语系的并入,使本科层次增加了外贸英语和外贸日语两个专业。其次,充分发挥了经济管理类国家重点学科的带动作用,使新组建的国际商学院在办学层次和办学能力上有了明显提高。原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只能培养本、专科学生,服务“三北”地区。并入南开大学后,国际商学院设有9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天津市级重点学科,科研方面先后设立了国际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和APEC研究中心。此外还设有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第三,师资力量和水平显著改善。原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只有4名公共课方面的教授,全院124名教师中有硕士学位的仅23人,南开大学教师水平高、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但青年教师比例较小,经贸业务知识相对薄弱。组建国际商学院后,教师队伍整体实力得到加强,并且填补了外贸函电、商务英语、经贸文选等方面教师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国际商学院特别注意青年教师的培养。第四,教学质量迅速提高。并入南开大学后,原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师生反映最突出的就是南开大学教学管理规范化,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学分制的实行、选课的灵活性、考试制度的严格、学术环境的改善、学生视野的拓宽诸方面都令他们始料不及。而恰恰是这些因素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五,合理配置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效益。原天津对外贸易学院的设计规模是在校学生2000人,除学生宿舍建筑未到位外,其他设施如教室、操场、礼堂、食堂、图书馆、电教馆等都是达标的,但在很长时间里,该校学生数量较少,最多时在校生也仅有1000人左右,造成教育资源的大量闲置,而南开大学上述设施资源一直短缺。合并之后,南开大学在校区新建一幢学生宿舍楼,使校区在校生达到2000人。

南开大学“并入”工作“三步走”,一步一个新天地。“两校”的痕迹荡然无存,在一些地方呈现的“空壳校”、“校中校”等弊端在这里难觅踪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